联系热线
400-008-9488
17600195723
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道西313号
嘉实大厦东区6008室
联系人:子龙
552101652@qq.com
傍晚六点,城市街角的霓虹灯刚亮起,海鲜炒饭品牌的移动档口就飘出热油与蒜末的对话声。铁锅被高温逼出微蓝的火苗,米粒在锅里跳跃,虾仁、鱿鱼须、带子和青口贝迎着蒸汽翻滚,像一场即兴的潮汐。掌勺人用锅铲划出金属的弧线,几滴鱼露沿着锅边滑落,瞬间蒸发,只留下咸鲜的尾音。围观的人还没反应过来,一碗金黄透亮的炒饭已经递到面前,热气裹挟着海风的味道,让人恍惚以为码头就在身后。
这个海鲜炒饭品牌诞生于一次偶然。创始人在海边小镇长大,记忆里母亲总用当天打捞的杂鱼做炒饭,米饭吸饱汤汁,却总保持粒粒分明的筋骨。多年后,他回到城市,发现快餐店的海鲜饭不是冷冻料包就是重酱遮盖,于是决定在闹市里还原那口“刚靠岸的鲜”。品牌名干脆就叫“海湾一勺”,听起来像句咒语,又像一声吆喝。
为了守住鲜味,他每天凌晨去码头选货,只收当日小渔船的杂海:拇指大的赤虾、弹牙的墨鱼仔、带海水泡沫的青口。运输箱里铺冰不铺水,防止泡肿;回到厨房,再用淡盐水活养一小时,让贝壳把沙吐净。炒饭的米选用南方籼稻,蒸煮后摊凉,粒粒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衣,既锁汁又防粘。灶火是传统的双耳铁锅,火舌舔到锅底时温度可达三百五十度,十几秒就能把海鲜表面封住,内部仍保持半透明的嫩。
调味克制而清晰:鱼露提咸、柠檬叶提香、少许黄油增加奶脂厚度,撒一把自家烘干的虾籽,像给海面点起星光。为了让食客听见“锅气”,每一份炒饭都在顾客面前现炒,铁铲与铁锅的碰撞声成了免费的伴奏。档口没有座位,大家就围在不锈钢台边吃,海风从远处吹来,把辣椒粉和青柠皮的香气吹进头发里。
故事不止于味觉。品牌坚持“碗净即捐”:每卖出一碗,便向海洋环保组织捐出一块钱,用于清理废弃渔网。收银台旁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,是创始人母亲年轻时在船头举锅炒饭的背影,旁边写着一句手写标语——“别让海只剩下盐”。常有食客吃完后把空碗举到照片前合影,仿佛完成一次隔空的碰杯。
夜色渐深,档口前的队伍却不见缩短。有人把炒饭拍照发在社交平台,配文“今晚的海在碗里翻滚”,引来更多好奇的胃。掌勺人抬头看看天,月亮像一颗被海水磨亮的贝壳。他知道,明天潮水会带来新的鱼虾,而他的锅铲将继续在城市的烟火里,把那片海湾一勺一勺地盛给路过的人。